信息搜索
法官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法官园地 > 法官风采 >

泥土中走出的“平民法官”

时间:2014-04-28 访问人数: 次
    “天平”别在胸前,百姓装在心间。枯燥的法律条文总能变成动听的语言,任你“千古奇冤”、还是“万丈怒火”走进法院,只要遇见她,双方当事人定能“握手言欢,尽释前嫌。”在一次次法理和亲情的冲突交融中,也实现了她人生华美的转变。她就是涡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、全国模范法官——何允芝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荣誉是老百姓给的
  何允芝“官”做的不大,荣誉却很多。她先后荣获“全国模范法官”、“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”、 “全国法院办案标兵”、“全国优秀青年卫士”……此外,她还先后20多次被评为“优秀法官”、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办案能手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优秀审判员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十佳干警”、“十佳审判长”,一次荣立“二等功”,三次荣立“三等功”。人们不禁要问,何允芝有什么过人之处?答案是:她从事审判工作19年,先后主审各类案件3000件,无一上访,无一申诉,件件做到“案结事了”,诉前调解结案(包括息诉)2000多件,直接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300多万元,因此她也被老百姓称为“平民法官”、“知心法官”。
  何允芝从小在涡阳县龙山镇普通的农村长大,父亲是一名教师。1986年经招干进入涡阳县法院工作,在办公室当打字员。何允芝说,父亲送她第一次上班时告诫她,要努力对待学习和工作,要记住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。何允芝一直以来荣实际行动践行着父亲的要求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认理不畏权 捍卫法律尊严
  4月25日,54岁的付淑荣哭着告诉记者,“如果不是遇到何允芝,也许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。”上个世纪90年代,付淑荣随丈夫从东北来到涡阳,在涡阳的一家农资企业当工人。几年之后,工厂的厕所门口出现“小字报”揭露工厂领导的“婚外情”,厂领导怀付淑荣疑制造了这起事件,因为被“审查、关押”,继而被开除。付淑荣说,她当时死的心都有,但不能做“冤死鬼”。跟付淑荣同时被开除出厂的还有江凤霞等几名职工,理由是“长期旷工”。工人们不服,申请劳动仲裁,结果获胜。就在大家等着回厂上班的时候,不料却被工厂以超过申诉期限为由反诉到法院,认为劳动仲裁无效,坚持开除这几名工人。何允芝接手这个案子之后,多方深入走访,顶住来自县里各方压力,依法作出判决,维护了付淑荣等几名职工的合法权益。
  4月26日,涡阳县花沟镇李楼村,80岁的李见俊一见到记者就表示,他至今还在“后悔”。老李后悔的是没能给何允芝做面锦旗。2008年李见俊7岁的孙子放假期间在离家300米远的村小学门口玩耍,不料被学校的大门砸的当场昏死过去,肝脏破裂受损。孩子被送到医院救治,前后花了四万多元,学校只垫付了一万多元,虽然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,但差距还不少。协商无果后,李见俊一家把学校给告了,要求再给一万元。校方认为,放假期间,孩子的监护权发生了变化,家人应该担责,李家认为是学校的大门不结实才导致孩子受伤。案子到了何允芝的手上,多次走访之后,学校承认大门有问题,李家也说孩子没看好。“为了孩子,我们也要伸把手。”最终,学校又支付了6000多元。按说,事情到此结束。就在老李拿到6000元现金回家的时候,细心的何允芝发现,口袋鼓鼓的李见俊身后两个年轻人一直尾随。何允芝立即决定和法院司机一起用车送老李回家。不明就里的李见俊坚辞不就:“不用送了,我自己行。”明白原委之后,老李再一次被感动了,当即表示要给何允芝送锦旗。何允芝笑了,我要锦旗干嘛呢,把这个钱要花在孩子身上吧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案件“聊着办” 法律威严转化为亲情流露
  法院工作因为其特殊性,要经常与看似枯燥的法律条文和难懂的术语打交道。涡阳法院诉调中心的张效东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。一次办案过程中,向当事人求证:“上述是否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达?”说了几遍,当事人还是不明白。张效东那个急呀。旁边过来的何允芝对当事人说,“就是问你们,以上说的是不是真的?”问题迎刃而解。
  何允芝办案,不仅仅是把专业术语通俗化表达,最关键的是她的话能说到当事人的心里。
  就在今年春节前的一天,一大早,一位农村妇女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因家庭琐事来到涡阳法院。一进门就哭诉,不过了,要离婚。看到怀中的婴儿因天气寒冷冻得不轻,何允芝最先做的不是了解案情。一把抱过婴儿,用自己的衣服给孩子保暖,用纸巾擦拭孩子的鼻涕眼泪,口中埋怨着孩子的母亲:“你这个憨闺女,要把小孩冻得感冒发烧,还不是你心疼?”平常的话语立即拉近了与当事人的感情,孩子的母亲也立刻不哭了,关心起自己的孩子来。再后来,在“聊家常”的氛围中何允芝了解了事情的原委。何允芝说:“离婚简单,孩子不管判给谁,将来的成长环境都会变化,况且你们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。”何允芝又喊来当事人的家人,通过调解,一家人乐呵呵地走出了法院,一场“离婚案”就这样轻松的结了。
  亲情,也是何允芝调解工作常打的一张牌。二十年前,台胞马老先生回乡定居,与原配妻子居住,以享晚年。因膝下无子,又年老多病,为得老有所养,便在公证处与侄子办理了公证遗嘱,马老夫妇的生活起居有侄子照顾,待二老百年之后,家产由侄子继承。后来,叔侄双方产生了摩擦,老人一气之下,要求变更遗嘱,为此叔侄对簿公堂。何允芝接办此案后,认为如果简单判决结案,马老夫妇将老无所依。于是,她一面耐心做马老的思想工作,另一面做其侄子的说服工作,一次不行,两次不行三次……眼看调解无果,何允芝没有放弃,在判决前,她又来到马老家,发现马老已重病卧床,老伴因年老体弱自顾不暇。见状后何允芝忙打120,将马老送到医院,又做其侄子的工作,最终侄子主动到医院给叔叔取药,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,心结开解,真情涌动,叔侄俩在病房里相拥。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正廉洁 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
  “大盖帽两头翘,吃完原告吃被告。”司法领域的个别腐败,往往会伤及普通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信任,也损伤了司法工作者的形象。但法院日常工作中,说情、打招呼的“人情”还是客观存在的。
  在涡阳县两天的采访过程中,何允芝屡拒请客送礼曾被多次提起,很多当事人也说起,何院长没喝过他们一瓶酒,没吃过他们一顿饭,更不要说拿过他们一分钱。作为一名人民法官,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。但采访中,一件这样的事情,还是深深感动了记者。
  何允芝经手办理过的一个案件,结果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赞誉。多次表达谢意遭拒后,曾经参与案件调解的“中间人”也被何允芝高尚的人格和职业素养所折服。多年过去了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得知何允芝一个家境贫寒的亲戚孩子考上了大学,决定资助这名学生。“中间人”认为,捐资助学是其个人行为,社会提倡,况且与案件无关。何允芝知道了这件事,坚决反对:“如果不是因为案件,你可能现在还不认识我何允芝,献爱心是好事,但可能你也不会指定帮助我家亲戚的孩子上学。孩子上学你不用担心,我们自己有能力解决。”何允芝就这样婉拒了“中间人”的好心帮助。
  正因为何允芝来自百姓,来自群众、知道百姓的疾苦,所以她热爱群众、服务群众,始终保持着老百姓的本色。何允芝说,老百姓有句俗话,屈死不告状。不到万不得已,他们是不会走进法院大门的。许多当事人也许可能一辈子就进法院一次,如果就是这惟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,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,得到一个想不明白的结果,就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。
  这,就是何允芝。(转自中安在线)
 
 
  • 最高人民法院
  •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
  • 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
  • 枞阳县人民法院
  • 岳西县人民法院
  • 望江县人民法院
  • 大观区人民法院
  • 迎江区人民法院
  • 宿松县人民法院
  • 太湖县人民法院
  • 怀宁县人民法院
  • 主办单位:安徽省38365365备用网址  技术支持:炫乐科技
    邮编:246300 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 电话:0556-8921353;0556-8931569
    民意沟通信箱:ahqsfy@163.com
    皖ICP备13007042号-1